当前位置: 部门首页 >> 心理健康 >> 心苑 >> 正文

亲情决定了爱情?——成人依恋为你解答

发布者:心理中心 [发表时间]:2014-04-22 [来源]:心理健康 [浏览次数]:

亲情与爱情你选哪个?

2010年的春节很特别,大年初一和情人节赶到同一天——手心是亲情,手背是爱情,所以有人早早就在开心网上发起投票:今年春节,你打算和亲人团聚,还是和情人共度?就像那个老娘和老婆同时掉到水里的古老选择题,女人们提问的心态本身就是矛盾的:你让他选择爱你还是不孝?亲情和爱情本来就不应该是一个两难问题。

亲情决定了爱情?

不仅如此,男人和父母之间的关系对女人择偶具有极大的参考价值,所谓“想要了解一个男人,那么先去问问他的成长史”。这是因为,虽然对于整个人类来说,爱情可谓千人千面,每个人都能插上一嘴,所以说了几千年还能继续热火朝天的讨论,但是在这件事上我们一定要参考大师的意见,个体心理学先驱阿德勒认为,人们最早能回忆起来的幼时片段,可以判断一个人一生的基调,并能大体判断出此人的行为模式。听起来有点玄,其实这个说法透露了一种态度,就是有时候一个人的经历固然重要,但是如何看待这些经历往往更加有意义——这也是“成人依恋”的界定方式,成人依恋是个很学术的词,近来的研究结果显示,它对我们的爱情生活具有重大指导性,不过这个词并不是指“一个成年人对别人的依恋”,通常在心理学的定义里“依恋”是幼儿对母亲或者抚养着的感情联系,成人依恋则是对前者的回忆和评价,其实就是“如何看待”的问题。

成人依恋理论相信,一个人如何讲述自己的成长经历,同时表现出的态度和价值取向很大程度上能体现这个人的行为模式,就像假如记忆是你的一个工作人员,那么“他”一定是个阿谀奉承的下属,“他”会精心挑选能够迎合主人模式的事件进行收录,所以,当你检查记忆的存货时,你会发现这些事情特别有感觉,它们带给你的某种感触总是似曾相识。不同成人依恋类型的人会形成各具特色的行为模式,特别是对待亲密关系,会遵循某种规律性的东西,比方说小时候没在父母身边的小孩,长大了就比较容易依赖自己的另一半,或者是不太会表达感情,变得疏离,跟这类男人谈恋爱会尤其累,因为你必须一直扮演给予者的角色,不是教他独立就是教他什么是感情,但是就是别指望他能改变。

冰激凌的咒语

有个朋友对这个理论很感兴趣,他主动回忆说自己小时候有次和家长去逛商场,他偷偷跑去看玩具,结果跟他妈不小心走散了,后来他发现妈妈不见了,吓得哇哇大哭,傻乎乎的跑到商场门口蹲着,过了两个多小时,他妈才找到他,彼此都吓了个半死,他没记得他妈说了什么,唯一的印象就是给他买了个冰激淋压惊。我请他另外谈谈对他妈的看法,他说他知道他妈对他很好,并且吃喝拉撒照顾的都很精心,但是仅此而已,他们几乎没有什么情感上的表达,包括语言或者身体接触。

结果现在这个当年迷失的小男孩到变成了一个十分需要爱情同时绝对重视物质的男人,他在亲密关系上拼命寻找当年缺失的情感安抚,特别需要爱情,可交了几个女朋友,下场都是“你是个好男人,可是,不好意思,你真的不适合我”;在生活上,“冰激凌能带来抚慰”的深刻印象如同女巫的咒语般如影随形,他使劲挣钱,给自己买各种东西,只是,开心只是那么几个瞬间。这是一种很矛盾的感觉,仿佛物质可以满足,但其实还是需要情感来填补,做他的女朋友,常常会被他这种微妙的不确定性搞得莫名其妙,他有时候好像特别需要你,大部分时候又好像一个新款手机就足够了。这类矛盾型的男人会将内心的脆弱和他练就的防御本领交替展现在女人面前,一方面人在亲密关系前会变得更柔弱,另一方面在儿时就形成的用物质来代替妈妈的爱这种自我满足方式早已形成自动化反应,占据了他的绝大部分。

“亲爱的,能给我讲讲你小时候的事吗?”

《老友记》里面有一集讲瑞秋和乔伊一起吃饭,互飙彼此施展魅力的独门秘笈,轮到瑞秋时她只是含情脉脉地轻轻摸着乔伊的手背,让乔伊谈谈小时候的事,乔伊开始还笑话瑞秋,“就这个?你应该庆幸你长得很漂亮”,结果当他陷入回忆时,一时间涌上柔情万种,让这个情场老手大呼神奇。所以聊聊童年不仅可以给对方留下良好印象,还能分辨出他属于何种成人依恋类型,可以大大缩短你对此人的考察时间,尤其是刚开始相处的交往对象,问问儿时回忆既得体又能得到核心情报,比拐弯抹角打听车子房子有品位多了。

一般来说,安全型是相对来说较好的类型,不难理解,当一个人内心有足够的安全感时,他才会有能量去探索周围以及正常和他人交往。安全型的人会对幼时经历以及和父母的关系有更正面的评价,他们的回忆多半是父母的陪伴或者有趣的事情,并在讲述时可以明显感受到他的喜悦和欣赏之情。成年后他们和自己的爱人在一起时也会表现适度,不那么粘,也很体贴,和这样的伴侣在一起是踏实和温暖的。

回避型的人通常比较冷静、淡漠,拒绝承认小时候的事情对现在会有影响,甚至有的会说,“小时候的事我全都不记得了”。他们的童年回忆多为自己独自在做什么事情,很少和父母有互动,非常强调独立性。成年后他们更希望有独立特质的伴侣,如果女朋友太粘人,他们常常会不知所措。生活中如果这种男人很帅,通常会被形容为“很man”,如果不帅,那么就是不解风情的古怪男人。

矛盾型的人对待回忆的态度是混乱的,这类人常常有种不确定感,不知道自己是幸福还是不幸,他们不太会表达情感,表面上挺冷淡但是内心又十分脆弱敏感,多半是压抑的表现。这类男人的回忆并不悲惨,甚至常常看上去还挺美好,但伴随美好总有一些小的不愉快,比如他会记得和妈妈一起去公园玩,结果从秋千上摔下来,或者爸爸让他背唐诗,他背不出来,他爸很失望等等,上面的例子就是一个比较典型的矛盾型男人,这类男人的一个好处就是他不太会轻易离开你,因为他实际上非常需要感情支撑。

还有焦虑类型,这类男人比较少见,一个患得患失的男人大概谁也不想看见。焦虑型通常是小时候特别粘人的那类孩子,妈妈只要不在眼前就放声大哭,内心缺乏安全感,对待父母的态度是比较依赖的。当这类男人长大后不得不独立面对人生的时候,问题就会接踵而至,他们通常唯唯诺诺,思前想后,很难做决定,这类男人通常被称为“小男人”,需要搭配强势的女朋友。

总的看来,安全型固然是上乘之选,但其他类型也不是完全没有可取之处,两情相悦之事,难得的是“适合”。如果两个回避型的人在一起,也许会因为彼此欣赏而更幸福;遇到矛盾类型的男人,只要知道他的结在哪里,可能就会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好男人。另外,判断成人依恋类型也不能太过绝对,可以先从了解的人入手,反复练习与核实,再应用于实践。

从现在开始放弃那些“我和你妈你选谁”“你到底爱不爱我”“你喜欢什么类型的女孩”之类的傻问题吧,你只要微微含笑——“亲爱的,能跟我讲讲你小时候的事吗?”

心理测试:测测自己是什么成人依恋类型

除了回忆小时候和父母之间的互动,还有一些小测试可以帮助你更深入的了解自己的成人依恋类型。

准备:采取一个舒服的姿势,慢慢让自己放松下来,进入很松弛的冥想状态。

开始:想象自己离开所处的房间,走上一条大路,路的尽头是一条河,河边有条小船,乘小船逆流而上,来到河流上游的一座动物园中,并从动物园的看门人手中领来一只盒子,这是一只神奇的盒子,里面装着你领养的动物,无论大小种类,都能装在这只盒子里,然后回到河边,打开盒子,看看里面是一只什么样的动物,最后再带着这只动物按来时的方式原路返回。

解释:根据朱建军教授的意象对话理论,河流意象代表生命的历程,逆流而上,即代表在潜意识中追溯童年。动物园象征童年场景,而动物园的看门人则象征父母,和他的互动就代表了早期和父母之间的关系情况,而最终领养的小动物以及对待小动物的方式则代表了与父母依恋关系的状态。不同种类的动物会有不同的解释,这里主要是按的皮毛状态划分,因为“皮肤是感受抚触的器官”,所以柔软的皮毛或者坚硬的甲壳分别象征着对感情的不同态度。

柔软的皮毛:兔子、狐狸、狗、猫等

较硬的毛质:马、牛、猪等,或者羽毛类的动物

光滑的皮质:蛇、青蛙、蜥蜴等

硬壳或坚硬皮质:乌龟、鳄鱼、大象

依次对应:安全型,矛盾型,焦虑型,回避型